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题





2019年8月15日,在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独立74周年之际,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亲自为彭云鹏颁授“国家一级荣誉勋章”(Bintang Jasa Utama),以表彰他为印度尼西亚民族工业的发展及为慈善公益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彭云鹏创立的印度尼西亚巴里多太平洋集团,在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以林木种植和木材加工为主,曾为世界最大的胶合板制造生产者及出口商,因此他当时被誉为印尼新一代“木材大王”和“胶合板大王”。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集团重点经营石油化工和地热发电等行业。目前,集团所属石化公司为印尼最大石化企业,集团也是世界最大地热能源生产商。彭云鹏也因此被印尼经济界公认为“石化大王”和“地热大王”。


多年来,他不仅壮大了印尼民族经济实力,同时也为10多万人提供了直接或间接就业机会,累计出口创汇超过1000亿美元,向国家纳税名列前茅。他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位民族企业家的责任、使命与担当。


华商巨擘   功勋卓著

——印度尼西亚巴里多太平洋集团董事局主席彭云鹏


彭云鹏为国家和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无私奉献的事迹不胜枚举。面对印尼政府的肯定、表彰以及民众的感激和赞扬,彭云鹏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一些事,我会继续做下去。”


刻苦学习  志存高远


彭云鹏祖籍广东陆丰,客家人,1944年出生于印尼西加里曼丹山口洋市孟加影镇高桥村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祖父早年因贫穷而漂洋过海到印尼谋生,并落地生根。


他的父亲彭瑞安和母亲冯和英都是在印尼出生的第二代华裔,在彭云鹏出生时,整个印尼仍在日本军国主义的统治之下,经济萧条,百业凋敝,民不聊生。他的父母主要靠橡胶采割、缝衣和耕田为生,家境贫寒。


2019年8月15日,印尼总统佐科为彭云鹏颁授“国家一级荣誉勋章”


彭云鹏从孩童时就帮助父母干农活、做家务,因为家境不济,直到9岁时才能上学读书。自上学第一天起,他便如饥似渴地读书,由于聪慧好学,再加上入学前就有了一定的自学识字基础,彭云鹏仅用三年时间,便读完了小学所有课程。


这期间,父亲经常启发教导彭云鹏,孟加影是个穷乡僻壤,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没有什么发展前途。鼓励他长大之后,应千方百计到外面去闯世界,谋求发展。这些教诲深深留在彭云鹏脑海中,成为驱使他决心走出山村,摆脱贫困,谋求新生的不懈动力。


小学毕业之后,家里没有经济能力让彭云鹏继续上中学,他只得到叔父在孟加影镇开设的小金铺和堂兄经营的杂货店当小店员和帮工,早早踏入到社会,并在此间初步懂得了经商的门道。


1960年,开明的堂兄认为彭云鹏勤奋聪明,是个读书的人才,如能继续上学,将来可更好地帮助他做生意,所以就主动出资鼓励和支持彭云鹏到山口洋市唯一的华文初级中学“南华中学”读书。就这样彭云鹏半工半读,用两年时间读完了三年的初中课程。


初中毕业后,在堂兄支持下,彭云鹏与一位同乡合作开了一间小杂货店。之后,他又前往雅加达帮助堂兄做黄金生意。起初,在彭云鹏精心经营下,黄金铺的生意发展还比较顺利,但后因为堂兄管理不善,遭受重大损失,难于为继。


黄金铺的生意失利之后,让彭云鹏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摆脱对亲人的依靠,独立开创事业,才是最好的选择。印尼是个岛国,首都雅加达和爪哇岛是印尼的政治经济中心,经济比较发达,而且同其他岛屿的商品贸易频密,发展潜力巨大。


于是,1965年彭云鹏与堂兄商量,并在取得同意后,他开始自力更生,利用积蓄的有限资金和经商经验,从事雅加达、爪哇同加里曼丹岛际之间的商品贸易生意。


少年时期的彭云鹏深深地体会到,贫困就像一座大山,压得贫苦人民喘不过气来,甚至连孩童求学的基本愿望都难以满足。因此,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拼搏奋进,做一番大事业,有了实力就能如愿以偿,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穷苦大众过上较好的生活。


不忘初心  坚定创业  成就行业巨头


谈到彭云鹏的创业经历,有人说他是无畏的“探险者”,有人称赞他是创造奇迹的“商业奇才”。的确,彭云鹏目光独到,坚定果敢,他认准的事情绝不动摇,决定做的事力争做好、做大、做强。在彰显“王者风范”的同时,又不失作风稳健、精益求精。


1967年,彭云鹏在从事岛际贸易时结识了著名华人企业家黄双安。黄双安很欣赏彭云鹏的才干,两人因此一见如故,十分投机。当时,黄双安的公司刚成立不久,急需一批有才干和经验的管理人才,所以极力邀请彭云鹏加盟,共同发展。


但因为彭云鹏刚离开堂兄的公司,开始独自经营岛际贸易生意不久,而且自己的生意也进展顺利,就没有立即接受聘请,此后黄双安一如既往地关心彭云鹏的生意,并慷慨地帮助他解决了一些生意上难题。


2019年12月6日,印尼总统佐科为PT Chandra Asri Petrochemicals New Polyethylene工厂主持开幕典礼


1970年3月,彭云鹏终于接受黄双安的诚意邀请,加入材源帝公司,而且一干就是7年,并得到黄双安的充分信任和栽培,先后担任公司财务经理、销售经理,负责整个公司的财务收支、银行信贷、木材的国内购销和外贸,特别是对日本的出口。彭云鹏积极勤奋、努力开拓,为黄双安的公司发展竭尽全力,并多方联络,较顺利地从印尼国营银行取得了公司业务发展亟需的资金和贷款。与此同时,彭云鹏也进一步熟悉了经营木材的生意之道,并同很多印度尼西亚官员、企业家等建立良好关系,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稳固坚实的基础。


至今,每谈到在黄双安公司的任职经历时,彭云鹏都还是感慨万千,他万分感激黄双安的信任和指导。在黄双安公司任职的7年,使他在商业实践上得到巨大锻炼和人生经验逐步走向成熟;让他从初出茅庐的个体小商人成长为管理拥有数千职工的现代木业集团的高级经理。


“我从幼年起就立志要独立创业,做一番自己的实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商业实践阅历的增多,这种志向更加强烈和坚定不移。我十分明白,独立创业难免要面临各种风险,但从未因此而动摇或犹豫过。经征求黄先生意见,他也表示支持我独立创业,于是我果断地辞去了黄先生公司的工作。”彭云鹏说。


1977年,33岁的彭云鹏创办了自己的木材加工企业,他首先选择在南加里曼丹地区经营自己熟悉的木材采伐和加工业。在创业初期,彭云鹏就已经有了远大的商业抱负和设想,他将公司命名为“巴里多太平洋公司”,寓意其事业始于加里曼丹岛上的大河巴里多河流域,将来走向太平洋地区乃至全世界。


此后,他以“谦和、坦诚、守信”为经营理念;以“利国、利民、利业”为经营原则,积极研究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苦干加巧干,大胆开拓进取,使公司业务迅速发展壮大。


20世纪80年代初,彭云鹏决定改变单纯伐木和出口原木的做法,集资收购和建设现代化的胶合板工厂,并向森林资源丰富经济十分落后的广袤东部地区发展,在马鲁古群岛的芒格勒岛建立了大规模木材加工厂。


此后,巴里多太平洋公司迅速腾飞,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就已发展成为规模庞大的现代化木材加工集团,拥有750万公顷森林开采权和20多家综合木材加工厂,建起了68条胶合板生产线,三合板产量位居亚洲第一,年产胶合板200万立方米,其产量占印尼胶合板总产量的21%,集团公司员工4万多人。


因为公司的产品多出口到亚太地区各国和欧美国家,所以,彭云鹏的公司为印尼创造大量外汇收入和就业机会。同时,也极大地带动了印尼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当时彭云鹏本人也因此获得“木材大王”和“胶合板大王”的称号,并多次荣获由印尼总统授予的国家建设奖章。


20世纪90年代,彭云鹏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决定进军造纸业和石油化工业。在南苏门答腊地区建设年产50万吨纸浆的纸浆厂,开垦近40万公顷荒地种植速生纸浆林,保障纸浆厂的原料供应,此举在印尼开创了大规模种植工业林的先河。同时,还在西爪哇省(现万丹省)芝勒贡地区建成了年总产量超过百万吨的乙烯、丙烯和聚丙烯等产品的先进石化厂,填补了印尼石化业的空白。


在谈到当年做出这一跨行业的大胆决策时,彭云鹏说:“我在提出该设想时,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7大石化业巨头都持反对态度,但为了印尼民族石化工业的发展和为国家经济创造更多的附加值,我绝不退缩。”如今,该石化公司年产值超过30亿美元,已成为印尼最大的石化企业和民族工业的支柱产业,彭云鹏也因此赢得了印尼“石化大王”的美誉。


利用自有资金联手国际资本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斥资35亿美元建立东南亚最大的化工联合企业,这是彭云鹏迄今为止最具胆略和商业眼光的“大手笔”之一。他说:“我喜欢做有挑战性的项目。当大项目和小项目需要差不多时间和精力时,我更愿意选择做大项目。”


2003年,彭云鹏又果断收购了美国CONOCO PHILIPS在印尼的石油和天然气开发项目。并投资铺设了通往新加坡,486公里长的深海输气管道,直接将印尼的天然气输送到新加坡的发电厂。


彭云鹏又一个“大手笔”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21世纪初,随着清洁能源的兴起,彭云鹏瞄准了印尼储量巨大的地热资源,以超凡的魄力果断投入地热发电。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他属下的地热公司在西爪哇省哇扬文度地区建立了世界领先的地热发电厂,拥有40多个地热井,已建成4个机组。


2016年底,巴里多太平洋集团属下的星能源(Star Energy)公司斥资23亿美元成功收购美国雪佛龙(Chevron)集团在印尼西爪哇Gunung Drajat和GunungSalak区域以及菲律宾的地热发电站,这是有史以来印度尼西亚企业最大一宗收购外国公司项目,巴里多太平洋集团也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地热能源生产商,年发电量占印尼全部地热发电总量的一半以上。彭云鹏又获得了“地热大王”的称号。


印度尼西亚是拥有世界最大的地热资源国家之一,初步探明的储量为29000MW,但目前的利用率只有4%至5%。印尼政府计划在未来5年内逐步增加地热利用率,因此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近期,彭云鹏在向印尼总统佐科汇报集团地热能源开发情况时,佐科对他为国家能源建设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和热情鼓励,并希望巴里多太平洋集团密切配合国家新能源发展计划。彭云鹏表示,巴里多太平洋集团将在未来5年大幅增加地热能源开发利用,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对能源不断增长的需求再接再厉、创造佳绩。


泰山崩前  岿然不动


1997年至1998年,印尼经济遭受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冲击,致使当时印尼盾币值大幅贬值,印尼盾对美元的汇率由原来的2300:1骤降为12000:1,最低时一度滑落到17000:1。


因为印尼是亚洲金融危机最惨重的受害国之一,印尼的金融系统和整体经济遭遇沉重打击。金融动荡导致一大批工厂和银行倒闭,资金外流、资产冻结,政局和社会动荡不已,以外汇贷款较多的巴里多太平洋集团自然也深受影响。


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浩劫,彭云鹏没有逃避、退缩,而是采取了冷静应付、果断处理的决策。本着耐心、诚心的态度面对国内外债主,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进行债务重组。


他的态度是:“作为当事的企业家,不能软弱低头,不应悲观失望、自暴自弃,而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清醒地面对现实,分清轻重缓急,从容不迫处理各种是非矛盾,既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准备应付最不利的局面,同时力争最好的结果。”



建于海拔1800米高原上的星能源 (Star Energy)地热发电站


为了减轻还贷压力,彭云鹏壮士断腕,毅然放弃部分业务,而主体业务虽然艰难,但绝不放弃,以保住数万员工的工作和生计。他的决定令员工们十分感动,大家紧密团结在彭云鹏周围,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截至2019年,彭云鹏领导下的巴里多太平洋集团公司已艰辛走过了43年的光辉历程。根据统计,他已累计为印尼出口创汇超过1000亿美元,并为10多万人提供了直接或间接就业机会。


彭云鹏说,自己所获得的成就不仅是他一个人的努力,也因有他身边的家人、师傅们,还有很多支持他、帮助他的朋友得来的。彭云鹏对他们都抱着感激不尽的心,并诚意报答。


心系国家  无私奉献


彭云鹏是一位热爱祖国的实业家,企业的经营始终与国家经济发展大局相适应,为提升国民经济实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从他的企业每个阶段的发展重心和路径不难看出,振兴民族工业、为国分忧、为民解困,以使国家走上富强之路,是他不变的初心和责无旁贷的光荣使命。


从白手起家到成为闻名海内外的亿万富豪,彭云鹏牢记初心,用实际行动造福桑梓,报效祖国。在早年,彭云鹏就设立了以集团命名的巴里多忠诚基金会,无数次默默地接济帮助印尼普通民众,为政府排忧解难。同时,在支持教育事业、社会公益及慈善事业方面,他更是慷慨解囊,全力付出。


1980年,彭云鹏捐巨资支持建立Prasetiya Mulia大学。在家乡西加里曼丹山口洋市建立Sekolah budhi singkawang学校,希望家乡的后辈们能够接受好的教育。同时,他还捐资建设并连续资助印尼多所名牌大学,如1988年出资300万美元支持兴建印尼大学;捐助Trisakti大学。并为印尼多所大学和中学设立奖学金,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报效国家。


1984年,他捐资3500万美元支持兴建印尼缩影公园;1986年,他捐资2500万美元,支持建设由Cawang通往Priuk的13.5公里长的印尼第一座高架路桥。


另外,彭云鹏还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如捐款设立医院,改善包括国家心脏科医院(Rumah Sakit Pusat JantungNasional Harapan Kita)和肿瘤医院(Rumah Sakit Dharmas)等的医疗设施及设备。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世纪80年代,彭云鹏捐助各大医院的善款就超过1000万美元。


彭云鹏还“大手笔”资助印尼政府支持的一家私人银行,资助金额达2.25亿美元。1990年8月,印尼Bank Duta银行严重亏损,面临倒闭危险。时任印尼总统苏哈托亲自约见彭云鹏,希望他施以援手,为该银行注资1.75亿美元。但时隔一天后,苏哈托总统又希望再增加5000万美元。


为了解决这家银行的燃眉之急,避免金融系统的骨牌效应给国家经济造成更大损失,彭云鹏毫不犹豫地郑重承诺:三天之内将这笔巨款汇入Bank Duta的银行账户。


为此,苏哈托总统在政府内阁会议上激动地表示:“彭云鹏先生有恩于国家,我们不能忘记他的帮助。”自此,彭云鹏的爱国之举在印尼政商界和民间被传为佳话。


此外,每当国家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彭云鹏都会慷慨解囊,为政府分忧、为灾民解困。如2004年亚齐省一带发生7.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东南亚及南亚区域的特大海啸,造成极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祸,彭云鹏痛心疾首,爱心和同情心激励他多次捐出巨额善款给当地政府,借此义举协助政府筹募基金,帮助灾区恢复重建,让灾民们尽快安居乐业。彭云鹏还特意指示公司购买大量食品、衣物和日用品,直接送往灾区。


除捐资赈灾外,彭云鹏平时还积极参与包括印尼慈济基金会等社团组织和慈善机构举办的日常慈善活动,身体力行,亲手把救济品送到贫困居民的手中。2018年,彭云鹏捐款100亿印尼盾(约70多万美元)资助建立慈济医院,此前他还多次捐资慈济基金会,累计捐款约200万美元。2018年8月,雅加达亚运会开幕前,彭云鹏还专门资助即将参加比赛的印尼桥牌队,鼓励参赛选手努力拼搏,为国争光。


促进民族和谐  弘扬客家精神


印尼是海外华人最多的国家,然而由于印尼国内政治因素和外部势力的挑拨,从印尼建国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种族纠纷事件频发,排挤和歧视华侨华人的现象日益严重,许多华侨华人的身份得不到政府的认可,大多数华侨处于非印尼国籍的状态,所以很难融入当地社会,就连做生意、上学和日常生活都遭遇严格限制。


彭云鹏对这种状况迟迟得不到改善心急如焚,但又无能为力,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印尼政府才逐步放松或解除多种管制,对华侨华人采取相对理性和温和的政策。当时彭云鹏积极付诸行动,为华侨华人争取正当权益。他表示,是时候向政府“求公正,讨公道”了。为此,他召集印尼各大企业家协助捐款、筹备资金、预备设施,开始为华侨申请加入印尼国籍做准备。


与此同时,他还邀请印尼著名企业家林绍良一道,给时任总统苏哈托写了一封建议函,请求政府调整政策,放宽限制,加快华侨办理入籍手续。到1980年4月,印尼全国共有80多万名持有中国护照或无国籍的华侨申请加入了印尼籍,华侨和无国籍者只剩下华侨华人总数的5%左右。如今,华侨和无国籍者的身份问题已经全部解决,基本实现了华侨转变身份的心愿。


长期以来,彭云鹏一直倡导印尼各族人民和谐共处,华人积极融入主流社会,为印尼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应该说,彭云鹏和一些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和实际行动对华侨华人问题的逐步解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向以身为炎黄后裔为荣,并热爱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彭云鹏,不仅在其家庭保持中华传统文化和习俗,而且时常呼吁华族应该继承和发扬祖辈的优秀文化。



全家福


千百年来,客家族群的先人远渡重洋来到印尼这片遥远的土地,不畏艰险、披荆斩棘,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打拼,在广袤的荒野之地开辟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家园,不仅为自己在异国他乡安家立命打下稳固的基础,也为印尼的发展与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保留并展示华族客家人为印尼所做出的努力和献身精神,弘扬并传播客家文化和奋斗历程,建立一座有代表性的客家博物馆,成为众多客家乡亲的良好愿望。


在为事业打拼的过程中,身为客家人的彭云鹏的动力源泉正是这种百折不挠的客家精神。所以彭云鹏一直念念不忘他的客家情怀。在事业有成之后,他更深深地意识到,应该把这种刻苦耐劳、不服输、不气馁的客家精神传承光大下去,团结其他族群一起奋斗建设繁荣富强的千岛之国。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彰显印尼是个多族群和多文化的民族大家庭及广泛包容的社会,印尼政府在雅加达东区规划了一座美丽的印尼缩影公园,每个族群均可申请在园内建造自己的博物馆。


印尼华人社会的有识之士积极响应,提出应当建造一座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印尼华人博物馆。经过热烈讨论并广泛征求意见,大家认为客家的土楼有代表性。随后,依照福建省永定县素有“土楼王子”美称的“振成楼”为蓝本,设计了占地约5000平方米的客家华人博物馆。然而,由于建造之初缺乏资金,致使施工进程缓慢。为了完成这一历史性工程,印华百家姓协会呼吁各华社团体捐资协助,客属联谊总会也广邀各地客家人同心协力,早日完成这项工程。


彭云鹏认为:包括客家人在内的全体华族为印尼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建造华人博物馆正是为印尼华族争光,巩固华族社会地位的好机会。华族能够在象征印尼民族大家庭的印尼缩影公园里占有一席之地,对居住在印尼的华人来说,具有重要而长远的意义。而且,华人先贤的拼搏进取、不屈不挠的创业精神、跌宕起伏的沧桑史和可歌可泣的奋斗史,都可以供后人纪念、学习,成为华人后代前赴后继,奋勇向前的动力源泉。


于是,彭云鹏与一些客家乡贤带头捐款,带动许多客家企业家和社会贤达共同努力,圆满建成了客家博物馆。


情系中华   热心公益


多来年,彭云鹏积极促进中印尼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好合作,他曾先后担任印尼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合作协会指导委员会主席、印尼中华总商会资深名誉主席、北京市侨联海外顾问、暨南大学董事会董事等职务。他还经常受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与世界各国政要、经济名人、学者纵论世界经济,并多次受到中国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在事业有成后,彭云鹏尤为关心支持教育事业,他坚信“知识就是力量”的真理,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要进步,必须教育为先、培育人才。他不仅为印尼国内多所大学、中小学捐助巨大款项,为印尼教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而且他还为祖籍国中国的教育事业慷慨捐助:在家乡建设中小学校;在广东揭西捐资建设河婆中学10栋教学楼和1座图书馆;在中国设立了以其父亲名字命名的《彭瑞安归侨子女奖学金》,鼓励归侨子女努力学习,奋发成才。另外,他还大力资助北京燕京华侨大学的建校工程,并荣任该校名誉董事长。


他在支援中国经济建设、体育事业、抗震救灾等方面更是不遗余力。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他就在陕西省咸阳市投资建造了通往西北五省的渭河斜拉桥,为开发大西北作出贡献。1994年中国发生华南大水灾,彭云鹏和夫人张明联率子女捐款1200万元,支援当地政府抗洪救灾。时任广东省委书记谢非接到捐款后感动地哭了,他激动地说:“彭先生,您救了广东人的命”。


2003年,中国遭受“非典”袭击时,牵动着海外华侨华人的心。在得知灾情后,彭云鹏第一时间将300万元人民币送交北京市民政局,并致信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达对中国政府领导的防抗非典工作的支持和对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的敬意。


2003年,他还向中国国家游泳中心捐助300万美元,支持奥运会比赛场馆“水立方”的建设。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发生后,彭云鹏积极捐巨款在当地建医院和学校。


彭云鹏认为,一个有抱负的企业家应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社会大众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兴衰与疾苦,正如中国古人所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应该取于社会,反馈社会。他说:“印尼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第一祖国,中国是我祖辈生存的祖籍国,我热爱印尼,也情系中华。”


华商领袖编委会   邮箱:info@hs-lingxiu.com 京ICP备18032406号

Copyright  © 2018 华商领袖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中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