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题





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在参观双威城后为谢富年点赞:“将废地变为乐园,化腐朽为神奇。”出身于马来西亚一个客家锡矿家族的谢富年,没有躺在先辈的功劳簿上子继父业,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努力和勇气,将一片毫无价值的“废地”,变为鸟语花香、人流如织的“生活乐园”——双威城。


如今,谢富年创立的双威集团,其核心业务包括建筑、房地产、贸易与制造、采石、休闲、娱乐、医疗、酒店、零售、教育等众多方面,其中的两项创新成就——双威城和双威大学,更成为让世界了解马来西亚的新标签。


点石成金  化腐朽为神奇

——马来西亚双威集团主席兼创办人谢富年


“当灾难来临,战胜它的唯一方法,就是怀抱更大的梦想。”在谢富年看来,一个有梦想的人,才有勇气去承受梦想赋予的责任,去承担实现梦想过程中的幸福和苦难。凭借梦想的力量,他带领双威集团渡过风风雨雨,渡过几乎陷入绝境的至暗时刻,凤凰涅槃,到达成功的彼岸。


眼光独到  尾矿掘得首桶金


1945年,谢富年出生于英国殖民地——马来西亚霹雳州布先,这里离州府怡保不远,大约半小时车程。他在这个以富含锡矿而闻名的小镇上度过了童年及少年时光。


当时的马来西亚是全球重要的锡矿产地。为了取得丰富的锡矿,英殖民政府从中国和印度引进大批劳力。祖籍广东东莞的谢富年的父辈们,也和千千万万华工一样,从老家漂洋过海,来到有“锡都”之称的怡保,和很多为了生存而背井离乡的客家人一样,在异国他乡艰苦打拼。功夫不负有心人,谢富年是父亲谢华的第四个孩子,他出生时,谢家经过不断积累,已成为当地知名的锡矿家族,因对地方建设和社会福利的持续贡献,获得当地政府和民众的赞赏。


虽然“含着银匙出生”,但童年的谢富年却未比其他人享有更多锦衣玉食。他回忆说,那时男人忙于采矿,女人海洗锡米,自己便和其他孩子一样,自由自在地长大。有一次,他被人丢石头打破了头,不停地出血,“也没人管我,我就自己跑到丛林里,拿树叶胡乱敷在伤处。”从幼年时起,生活便以这样的方式教会谢富年独立与坚强。


“我的父母亲受教育不多,但给孩子们的教育却让我们一生受用。”谢富年回忆,父亲谢华从小就是子女的榜样,皆因他无私推动地方建设,乡人对谢家颇为敬重。而母亲秉持着客家女性刻苦耐劳的美德,且对家庭教育甚为严谨,让十个孩子从小接受正确的价值观教育。



谢富年过去曾在吉隆坡双威城迎接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伉俪的到来


因为时代的原因,谢华夫妇未能接受正规教育,但他们对子女们的教育则非常严格。多年的经商经历,让谢华深刻了解教育经历,特别是英语水平对一个人未来的影响。到了谢富年求学的年纪,谢华没有让儿子继承生意,而是将他送到英校接受西方教育。成年后,谢富年进入澳大利亚福斯特拉工艺学院(现在的维多利亚工艺大学),选择了以后可能对父亲生意有所帮助的会计专业,并考取了专业会计师资格证书。


谢富年学成归来时,马来西亚已获得独立。他定居首都吉隆坡,在一家汽车装配厂担任会计师,拥有了体面工作和稳定生活。这时看来,他的人生貌似已与锡矿渐行渐远,但数年后家乡锡矿业发生的变化,让勇于开拓的他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


20世纪60年代的马来西亚,曾经让很多人谋生致富的锡矿,正在逐步走向枯竭。据统计,1965年,马来西亚锡矿有工人4.5万,间接与锡矿产业相关的人口高达40万,占总人口的5.5%。但经过一个世纪的不断开采、挖掘后,锡矿资源枯竭殆尽,昔日繁忙的矿山变为大片被废弃的土地,雨季一到,还形成多个堰塞湖。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污染,马来西亚政府关闭了众多矿场,锡矿产业成为夕阳产业,曾经繁荣的矿地渐渐荒芜。


这片土地承载了自己家族的百年兴旺,那么自己也应该为这片土地做些什么。仅有两年工作经验的谢富年,决心开辟属于自己的事业。在一次家族会议上,他告诉父亲和其他人,自己要在这片被大家视为废地的矿场上寻找商机。


在当时,父兄对谢富年的想法颇有些不以为然:已经将近枯竭的矿地,还能有什么商机呢?谢富年看到的机会是:虽然锡矿没有了,但锡矿下面,还埋藏有丰富的矿砂、锰、沙石以及高岭土等资源,开采以后经过技术处理,就会变成高价值的工业及建筑材料。彼时马来西亚经济已经从初级产品出口逐渐向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电子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迅速发展,这为工业及建筑材料的开发销售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1974年,谢富年成立了双溪威控股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双威控股”。他从一个英商那里收购了一座开采中的小型矿场,该矿场位于雪兰莪州,距首都吉隆坡不远,因为锡矿已被开采得所剩不多,又只剩下3年的开采期限,谢富年仅用了10万令吉便拿了下来。在短短两年内,他利用矿场的资源,将事业版图扩充到采石、建材、房地产开发及土木工业领域,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双威控股也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这标志着谢富年的事业迎来了第一个高峰。


在一般人看来,谢富年应该为自己的成就感到满足:10年间,让一家仅拥有10万令吉资本的小型矿业公司发展成为上市集团;把一个少人问津的尾矿“吃干榨尽”,开发出多种矿产资源,改变了马来西亚锡矿资源利用方式……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对社会的影响,谢富年在如此年纪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颇为不易。但谢富年深知,无论如何挖掘,采矿行业的红利已经不多,除非找到新的可供开采的矿地,否则他的事业是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而立之年的他意识到,多元化发展是集团的必由之路。


谢富年把目光瞄向了自己拥有的这片几近枯竭的矿场。他发现这片矿场除了拥有丰富的矿物资源外,地理位置也非常优越——介于吉隆坡和雪兰莪之间,靠近吉隆坡国际机场。“如果能在这片荒芜的矿湖上建立起一个综合型度假城镇,无疑有巨大的商机。”谢富年说,“我相信当时有机会重新为这片荒地注入生命,因此诞生了把锡矿场变成可持续性综合城镇的梦想!”


这个决定作出之后,很多人认为谢富年不切实际,但好在谢富年的团队中有很多人相信他的判断,也愿意跟随他的脚步,如双威集团总裁周志坚,便在谢富年提出这个想法时给予了全力支持。1982年7月,双威城有限公司正式成立,4年之后,吉隆坡双威城(Sunway City Kuala Lumpur)计划启动。


点石成金   打造两座双威城


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曾用“化腐朽为神奇”形容双威城的发展。双威城也早已取得了辉煌成就,被公认为马来西亚最成功的大型开发项目之一。然而当初双威城的启动,是伴随着不解和质疑的。当谢富年带着构思过的双威城构建企划书,奔走在各个银行和投资人之间寻求资助的时候,他被多次质疑:荒无人烟的地方,即便有了城镇谁来住?即便有人来,要让他们住进矿湖土地上的房子里,他们愿意住吗?


“当我提出要在废弃矿场上盖房子,所有人都认为我疯了。”回忆起当时的艰难,谢富年说,这不容易,但更重要的是自己有梦想。



吉隆坡双威城白天的景观


被这个创意点燃的谢富年决定一干到底。多番努力之下,一些金融机构被他说动,伸出援手。另一个积极推动此项目的,是项目所在的雪兰莪州政府,欣然给予这一项目99年的开发契约,为双威城的建立提供了充分的外部支持。


开工伊始,这个占地5000亩的庞然大物就给谢富年出了难题:开采后的矿山因为雨水冲积,流沙堆聚,形成了数不清的积水湖,如果不填平,建筑就无法“平地而起”。谢富年投入大量资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填土平整基地,使双威城得以顺利开建。


在建筑设计方面,为打造高标准,让新建筑别具一格,谢富年在双威城开建之前举办了一场国际设计大赛,征集了全球超过50项作品,并委托一组来自夏威夷的建筑师将它们具体化,成为由一组专业建筑师构思出来的,代表人类社会成就、创新与进步的出色工程作品。


“整个比赛在当时被认为是一项创举。”谢富年回忆,这个大赛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许多优秀设计师的兴趣,不仅因为双威是首个举办类似比赛的房产商,双威城计划本身也非常吸引人,将一片荒地转化为游乐场,对建筑师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考题”。


20世纪90年代,双威城一期建成后,开始对外销售。当时马来西亚经济已经开始从经济衰退的影响中复苏起飞,民众的购买力也非常强劲,市场形势相当有利。但令人意外的是,项目推出后即遇冷,即便是公司的员工,甚至是参与该住宅计划的工程师,也没有表现出浓厚的购买意向。当得知他们是担心居住在填过土之后的矿湖上所存在的安全问题时,谢富年亲自与员工们谈话,一一说服他们:“如果你们自己对于引进高科技填土技术的产业都没有信心的话,顾客何来的信心?”终于,随着员工和购买者的疑虑被打消,加上市场逐渐转暖,双威城一期被销售一空。


一期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本着“享受城市内的休闲生活”理念,谢富年在曾经荒芜的矿湖上先后建设了购物广场、酒店、医院及东南亚规模最大的水上乐园等设施。至此,一个距离首都吉隆坡市区只有半小时车程、在马来西亚最具代表性的旅游休闲胜地,在谢富年和他的员工们一起努力了20年之后,终于大功告成。双威城成为集休闲娱乐、水上乐园、度假酒店、会展中心、购物广场、医疗中心、大学及住宅区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休闲城镇。谢富年“一物八用”的佳话,由此传开。


对于双威城,当地媒体曾这么评价:双威城项目无可争议地成为雪兰莪州最重要的发展地标之一,不仅打造了双威品牌,奠定了其作为综合休闲生活先锋的绝对地位,更将这一品牌和概念推向国际。而对于谢富年来说,这将他的事业推入一个可持续循环发展的局面,摆脱了以往“靠矿吃饭”的窠臼。从废矿华丽转身而来的双威城,作为东南亚 甚至是全球最大的休闲度假城镇之一,成为马来西亚迎接各国游客的标志性名片。


双威城项目大获成功之后,谢富年又把目标瞄向了自己的家乡。“过去的100年,采矿业是霹雳州的主业,在它衰落以后,大部分人都离开家乡寻求更好的财富机会。”谢富年希望,通过一个好项目,把更多人气聚回霹雳州,让这里重现繁荣。


除了乡情之外,霹雳州的旅游优势和经济增长空间也是谢富年投资的重要原因。他在怡保打扪区建立了双威集团的第二个旗舰开发计划——占地8100亩的怡保双威城(Sunway City Ipoh)。与此前的双威城一样,他们的目标是继续打造可持续性的社区与生活风格,吸引人和资源。唯一不同的是,双威城重在重新发展一片荒地,而怡保双威城的开发重点是保留大自然的资源,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谈及对于城市的概念,谢富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我来说,城市不仅是公路与房地产业的兴建,更是生活上的重心。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们能否获得机会,必须融合三项基本要素,即经济、环境与社会平等。”因此,谢富年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要兴建综合社区,一个让居民无需离开就可以生活、学习、工作、玩乐与休息的地方。他强调的综合城镇,重点就是提供一个全面、完整的社区,能够帮助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社会的人们平衡工作与生活。


怡保双威城也取得相当大的成功,许多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各地工作的人们都来到怡保买房。而这也正是谢富年的初衷:通过相对便宜的价格和优良的居住环境,吸引和唤回在外漂泊打拼的怡保人,让他们有机会在家乡安居乐业,也为家乡的经济增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此后,多个双威城在马来西亚乃至东南亚各地崛起,成为当地的地标。


目前,双威集团正在开发占地约1.1万亩的双威依斯干达城“盛绿之都”(Sunway City Iskandar)综合项目,打造另一个世界级的综合性城市。


濒临绝境   信义为本渡难关


“我认为信用至为重要。如果企业家言而无信,一旦面对困境时,便无人支持,而且也不容易东山再起。维持良好的信誉,是营商中至为重要的美德。”回忆起事业中的“至暗时刻”,谢富年认为,良好的信用,让他和双威集团在逆境中得以渡过难关、躲过“灭顶之灾”。在他的带领下,双威集团在1979年、1985年两次渡过经济危机,更在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中起死回生,实现凤凰涅槃。


创业至今,谢富年的企业每一次遭遇困境都与经济危机有关。1979年,东南亚经济不景气,但双威集团当时船小货轻,尚可应对;1985年,经济萧条带给双威集团的打击算得上第一个真正的难关:集团资产在进行各项拨备注销之后,从4200万令吉急降至2000万令吉,10年心血几乎被顷刻摧毁。但由于谢富年多年以来在商界中建立的良好信誉和以诚信换来的整个团队的忠心,集团得到银行的借贷支持,谢富年也与伙伴们齐心合力,战胜了危机。


“成功没有捷径,每一个人的成功背后,都有一段难以言表的艰辛经历。有抱负的企业家必须能在这份伤痛来临前,树立起一种正确的商界哲学。”谢富年的商界哲学和他的人生哲学是一致的,那就是相信人格是“本”,财富是“末”,本末不可倒置。不论是做人、办企业还是办教育,他始终以诚待人,以信处事。诚信为本的信念,也帮助他渡过商海生涯中最危急的时刻——1997年席卷整个东南亚的金融海啸。



2002年至今,谢富年以个人和谢富年基金会的名义捐助了500万令吉给霹雳州布先喜州华小


回忆那一段困难时期,谢富年感慨良多。已从上一次经济萧条低谷中走出的双威集团,正大踏步地走在黄金发展期。由于多个庞大发展计划正如火如荼进行,借贷融资也处于高位,因此当一场极具杀伤力的金融风暴毫无预兆地袭来,并迅速席卷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诸国,让在商海打拼多年的谢富年措手不及,双威集团也不出意料地被卷入这场规模空前的经济风暴之中。


用谢富年的话来说,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灭顶之灾”。当时双威城正逐步成型,由于债务占比太高,已经自顾不暇的银行迅速收紧信贷,这不仅意味着双威集团正在推进中的项目将面临资金短缺,企业还要面对巨额债务问题。


当时局面的严峻,是谢富年和他的手下所未能预料的:集团背负的债务高达20亿令吉,导致每股股价从巅峰时的11令吉暴跌97%至0.25令吉,集团市值也从逾80亿令吉缩水至5亿令吉。不仅如此,由于在所背负的庞大债务中,外币债券占了主要部分,随着马来西亚令吉的汇率受金融风暴的影响而大幅贬值,双威集团所面临的资金问题显得更加严峻。


谢富年回忆:“那时正是双威购物广场计划开始启动的时候,但在债务压力下,我们几乎失去所有,这么惨重的经历我一生都忘不了。”面对绝境,他却表现得异常冷静。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让企业破产倒闭,交由重组委员会接管;二是自己背负企业的债务,带领企业走出困境。前者可使个人得到解脱;而后者则意味着必须承受所有艰巨挑战。谢富年坚定地选择了后者,他的原则是不能做逃兵,而是先接受,然后面对。


为了稳定购房者和投资者信心,谢富年给购房者非常大的折扣,劝说他们不要撤销购买合约,然后他忍痛变卖双威集团最大收入来源——采石业务。当时双威集团的采石业务在马来西亚规模最大,可为集团带来三分之一收益,提供可观的周转资金。但当时的情形也不容谢富年多做考虑,如果不迅速卖掉这样的优质资产,一旦错过机会,所面对的困难会更大。


“当时有人想买走公司的控制权,我不同意。我告诉他们,我创立了这个企业,就要它继续茁壮成长。”谢富年把双威集团看做自己的一个孩子,现在孩子生病了,天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不能轻易将孩子托付他人。正是这种信用的力量,让他和双威集团在一次又一次在逆境中化险为夷。1998年之后,谢富年又相继出售双威金字塔购物广场及双威豪华度假大酒店,并向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出让了48%的公司股权,从而筹集到数亿令吉资金,才让双威集团在这场风暴中存活下来。


“没有谁,一生永不遇到困境,也没有谁,在困境中永远是胜者。我们只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并在现有的条件下做出最好的决定。”谢富年说,“成功源于正确的决定,正确的决定源于丰富的经验,而丰富的经验又源于最初错误的决定。”


经历了集团的涅槃后,谢富年切身感悟到掌控风险的重要性。他以诚信为本,用自己和团队杰出的管理能力,使得双威集团浴火重生、化危为机,并以此为契机开启了集团多元化步伐,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前进之路。


2019福布斯马来西亚富豪榜上,谢富年以13亿美元的总资产排名第13位。由谢富年创办的双威集团,已成为马来西亚声名赫赫的一家巨头企业,横跨12个领域,包括房地产、建筑、零售、酒店、休闲、医疗、教育、采石、建材、贸易制造、商务以及房地产投资信托等。其中,双威有限公司、双威房地产投资信托和双威建设集团三家公司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上市。集团财务实力雄厚,员工总人数超过1.6万名,以马来西亚为总部基地,在中国、新加坡、澳大利亚、越南等9个国家的50多个城市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


尽管成就斐然,谢富年仍在积极拓展双威集团的规模,从未停下发展的脚步。他以自己的视野和布局,赢得市场和投资者的信任,双威的股价也持续多年上扬。“我希望双威集团可以成为亚洲可持续发展的先驱,造福社区,为所有的合作伙伴提供更高的价值。”这是谢富年对集团的愿景。


心系教育  双威大学美名传


在事业逐步发展壮大的同时,谢富年不忘初心,不忘奉献,积极践行自己和企业的社会责任。目前,他身兼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永久荣誉会长、谢富年基金会创始信托人、双威大学名誉校长等社会职务。心系教育、心系客家,是他为人称颂的社会事业中的两个重中之重。


谢富年自小便洞悉掌握学识的重要性,至今仍不断学习,他已荣获全球多所著名大学授予的10个名誉博士学位。为了让更多有志青年能够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并接受世界顶级的教育,1986年,谢富年在双威城中辟出黄金地段,创办了双威大学,并倾力投入资金和师资,力图将其打造为马来西亚乃至全亚洲顶级的私立学府。


“我的梦想是打造一所亚洲的哈佛大学!”在谢富年看来,美国的哈佛大学因为原始捐款人约翰·哈佛基金,近400年来生生不息,终于有今天的学术地位。“我不是学者,但我希望通过几代人的耕耘努力,有朝一日让双威大学建立起像哈佛一样的学术地位。”


双威大学的特别之处,在于这所知名私立高校与英、美、澳的多所大学结盟,在马来西亚开创了高等教育新局面,让学生可以以较便宜的学费接受西方优质的高等教育,并取得国外的学位。谢富年办校的宗旨是教育英才,对盈利毫不看重。因此尽管双威集团在1997年面临财务危机,他也坚持不转卖,反而把双威教育集团股份全部交付信托基金,成为双威大学最坚强的财政后盾。


1998年,谢富年的办校理念吸引了澳大利亚名校莫纳什大学。该校欣然在吉隆坡双威城设立了其位于东南亚的第一所分校——莫纳什大学马来西亚分校。


2007年,事业渐入佳境的谢富年决定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于教育事业。他成立了谢富年基金会,旨在为家庭条件不佳的刻苦学子提供资助,让他们有机会继续升学深造。2009年,他向基金会永久捐赠双威教育集团旗下12所教育机构(其中包括双威大学、莫纳什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谢富年医学院、双威学院和双威国际学校)中价值逾7.2亿令吉的全部股份,目前这些股份的价值已超过10亿令吉。


多年来,谢富年通过基金会已经发放超过4.82亿令吉的奖学金,惠及马来西亚等国的数千名学生。2011年12月,谢富年受马来西亚教育部长任命,为教育研究组负责审查国家教育制度。随后,他又成为马哈蒂尔科学奖基金会理事会、拉扎克行政学校和首要领导基金会的创始受托人。2019年1月,他获颁星洲日报终身教育奖。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的目标是毕生捐助10亿(令吉)的奖学金!”


基于就读于英校的缘故,谢富年不谙中文,但他深知中文的重要性。近年来,他已向马来西亚各地多所华校捐款超过2500万令吉,并在依斯干达双威城耗资1500万令吉建造了一所华校。他也要求自己的孙辈接受华文教育,为马来西亚华人社区和中国做出更大贡献。2019年,他计划与北京大学合作,在马来西亚更大范围内推广中文教育。


即使平时大部分时间都说英语,较少说客家话,但是谢富年始终以客家人身份为荣,对客家事务怀有责任与热情。


1997年,身为客家人翘楚的谢富年被邀请担任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会长,在他两届总会长的任期内,尽心尽力把客联会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999年,谢富年领导客联会在吉隆坡举办了第15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汇聚了世界各地42个客属。为了办好这一盛会,他充分展现了在东南亚的政商人脉,除了时任新加坡资政李光耀、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等客籍政界领袖之外,他还邀请到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及多位内阁部长出席。


2019年10月,第30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再次于马来西亚举行,而此次举办地正是这位客家人的“主场”——双威会展中心。谢富年的内心充满激动,希望通过这次盛会让世界各地的客属了解双威城永续经营的发展理念。“能再次见证世界各地的客家杰出人士聚集一堂,互相交流切磋、发扬客家文化,我实在是充满期待。”


多年来,因为对社会事业的热忱和崇高威望,谢富年先后受邀担任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理事会成员、马来西亚政府高科技房屋建筑产业协会主席、马来西亚旅游行动理事会执行理事、马来西亚肝脏基金会创始受托人、马来西亚国家肾脏基金会副主席、吉隆坡马来工商总会首位非马来裔荣誉会员、马来西亚罪案防范基金会雪兰莪州主席、马来西亚工程师协会荣誉学士、亚洲策略与领导研究院主席和共同创办人、哈佛大学全球顾问委员会成员、哈佛大学资源委员会成员、马来西亚国家生产力理事会成员、联合国永续发展解决方案组织马来西亚分会主席等重要社会公职。


因在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环保等领域为马来西亚乃至全世界作出的突出贡献,谢富年于1996年被马来西亚政府授予“丹斯里”荣誉头衔。此外,他还先后荣获澳大利亚荣誉勋章、马来西亚城市规划师协会总统大奖、马来西亚建筑业发展局卓越大奖、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杰出校友奖、亚洲新闻台2016杰出企业奖之个人终身成就奖、东盟50周年终身成就奖、RAM首届永续性指标性人物奖、马来西亚管理学院杰出大马领袖奖、星洲日报终身教育奖、EdgeProp马来西亚永续发展领袖楷模奖等众多奖项。他两次入选福布斯亚洲慈善英雄榜。此外,为表彰谢富年对莫纳什大学和马澳双边关系所作出的贡献,莫纳什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将其“医学与保健科学院”冠名为“谢富年医学与保健科学院”。


“你不可能将赚到的财富全部带走,必须把财富用在对的地方。”已迈入古稀之年的谢富年,正将自己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兴办教育、弘扬客家文化、致力可持续发展等社会事业中。用自己的拳拳之心,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华商领袖编委会   邮箱:info@hs-lingxiu.com 京ICP备18032406号

Copyright  © 2018 华商领袖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中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