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学时,无蛋炒饭点几滴酱油,再配清粥就是吴其顺和5个哥哥、弟弟、妹妹们的早餐。尽管是勉强温饱,可已经饱含了英年早逝的父亲的遗赠,还包含了寡母所能给予孩子们的一切。
自知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吴其顺早早放下学业这条路,投身到社会的海洋中历练和成长。苦没少吃,各种工作更是没少干,这些努力和付出让他学到了一辈子都受益的真理:把握方向,稳中求进。在这样的意识之下,他用几十年时间从零基础发展出誉满印尼的第一大船运公司,他也被称为“印尼船王”。不止于此的是,他计划为慈济印尼分会捐建的“慈航一号”,将为“千岛之国”印尼主岛外的岛屿岛民们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稳中求进的“印尼船王”
——印度尼西亚士志集团董事长吴其顺
“大海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波涛汹涌,我们得时时提高警惕,千万不能盲目冒进。重要的是要懂得顺势顺流,紧紧稳住船舵、掌握好航向,才能规避风险、把握可能一闪即过的机遇。”——吴其顺
母亲让他早早读懂“生活”二字
70岁的吴其顺(印尼姓名为“Paulus Utomo”)祖籍福建南安,祖父跟随“下南洋”浪潮在13岁时从中国赴印尼谋生,并成家立业,第一个落脚地是在俗称大坡的“厦门街”,两年后转到印尼棉兰,开始在荷兰人的园丘里做点小买卖。吴其顺的父亲吴士志年轻时曾在马来西亚槟城的钟灵中学念书,十七八岁时回到棉兰经商,就在事业蒸蒸日上之际,却英年早逝,年仅44岁,留下6个孩子,吴其顺那时也不过11岁。
吴其顺近照,摄于集团办公室
11岁的年纪本该无忧无虑,本该读书上进为未来打基础。在20世纪50年代,棉兰有华侨中学和崇文中学两所办得出色的华文中学,吴其顺就读崇文中学,弟弟吴其文就读华侨中学。可这样的优良环境,因父亲去世而发生巨变。
吴其顺回忆说:“我母亲是个纯朴、忠厚的家庭主妇,父亲一去世,嗷嗷待哺的孩子又一大堆,她被迫挑起一家生计重担。在读书期间,我们几乎是每天早上以炒饭加点酱油配清粥,把肚子填得饱饱,10多年都不知‘零用钱’为何物。”
母亲是勤劳睿智的,丈夫的去世让家里失去了收入来源,她唯有节衣缩食才能保证所有的孩子长大。失去丈夫令她痛苦万分,可她又必须让幼小的孩子们意识到:“你们是没有父亲的孩子!”
这是一个难言的伤痛,没有父亲的呵护,天空就会阴云密布。没有父亲的提携和帮助,孩子们就只能倍加努力,靠自己的双手去打出自己的那片天。
母亲要求他们:每天睡觉前,先想想别人,再想想自己。吴其顺说,“母亲的真正用意是要我们多为别人着想,不要处处以自己为中心。我的幼弟不明白母亲用心良苦,还经常抱怨如果整个晚上想别人、想自己,哪里还有时间睡觉呢?”
如果往深层想,母亲还要让他们团结互爱,只有团结,一家人才有机会出人头地,才会让人家看得起。也只有团结,家庭这只小船才能穿过风浪,慢慢变成稳健有力的大船。母亲的这种教育,让吴其顺早早读懂了“生活”二字。
以父之名启航商海
吴其顺早就有进入社会的打算,但他要遵从母亲要求他念完书的安排。1965年,吴其顺念完中学,但遭遇印尼变天,军队四处抓人,社会动荡不安。在兵荒马乱之年,他只得在叔叔的土产贸易行打杂。
在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人脉关系后,20世纪70年代初吴其顺以父亲的名字“士志”作为公司宝号,成立了自己的商行,当起中介商。“士志”出自《论语》“士志于道”,寓意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埋。他以父之名开启商海之旅,似乎有代父追寻真理的意味。
1974年,吴其顺辗转来到雅加达,与刚刚大学毕业最年幼的弟弟吴其兴一起从事油气基础设施的承建和供应。在这份事业初创时,规模还不大。由于诚实信用且吃苦耐劳,吴其顺和弟弟将这份事业慢慢做出了声色,最终获得了美国公司的承包合同,即从新加坡运输天然气到亚齐。这不仅让吴其顺赚得了事业上的第一桶金,也为之后公司发展航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79年,吴其顺、吴其文和吴其兴三兄弟进军船运业,拥有了第二艘油槽船,船重6500吨,船价200多万美元。在今天看来,这算不上是大手笔,吴其顺说,由于创业资金有限,他们必须稳扎稳打,小心行事。
众所周知,野心太大,发展脚步过快是初创企业失败最常见的现象。吴其顺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他的态度和原则是,若有生意却又接不了,事业就无法发展。若签署了商业合同确定有生意,如果自有资金不够就会和银行商谈贷款,而银行也会根据订单情况给出借贷方案,事业规模就可以这样良性地做大了。
在这种稳中求进的策略指导下,士志集团稳健且快速地发展了起来,他们开始组建自己的船队,业务逐步扩展到运输原油、天然气、棕油及化学品等相关行业。
也是因为稳中求进,尽管宏观经济起起伏伏,士志集团总会“变危为机”。在1983—1984年的石油危机中,吴其顺主动放缓脚步静观其变多年,并顺势调整业务。在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中,士志集团反而“因祸得福”,因为美元兑印尼盾汇率的高涨,而士志集团的海外业务是以美元计算的,在印尼的开支则以印尼盾支付,汇率收益让士志集团的船运事业安稳渡过大风大浪。
对于自己的求稳策略,吴其顺说:“大海有时风平浪静,有时又会波涛汹涌,我们得时时提高警惕,千万不能盲目冒进,重要的是一定要懂得顺势顺流,紧紧稳住船舵、掌握好航向,才能规避风险、把握可能一闪即过的机遇。”
实际上,在亚洲金融风暴中,吴其顺耐心等待机会的出现。当2000年亚洲金融风暴告结,士志集团的发展也来到转折点,拥有第一艘整万吨的轮船后,信心满满的吴其顺在船务市场越战越勇,集团的规模快速扩张。在2004年到2010年全球航运业发展黄金期,士志集团顺风顺水,大展宏图,并于2014年底在雅加达股票交易所挂牌,筹集到将近一亿美元的资金。
直面全球航运业大挑战 问鼎印尼船王
船运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有繁荣期,自然也会有萧条期。因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航运业进入萧条周期且持续至今,印尼受到波及是在2011年之后。
有几十年船运经营经验的吴其顺,自然理解周期的秘密,而且时时刻刻都做好了万全准备。从最近几年来说,2015年油轮运费暴涨,相关航运企业受益很大;2016年油轮运费暴跌,连国际航运巨头马士基全年也报亏损;2017-2018年油轮运费有所上涨,2019年以来虽然运费最初是下调的,但因为中东油轮遇袭事件刺激油轮运费再度迎头向上。在2019年6月13日至2019年6月20日期间,阿拉伯湾和中国之间的超大型油轮现货运价上涨了101%。
在这样暴涨暴跌的背景下,吴其顺适时调整策略,士志集团非但没有遭遇太多负面影响,反而捕获了很多发展良机。在吴其顺看来,在行业低谷期,资金充裕的士志集团,需把握住综合成本较低的“好时机”,逆势做大规模。从长远发展来看,航运企业更加要做实做大产业链条,一方面能为未来把控购船成本和扩大业务规模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利润来源的多元化。在这样的战略思路下,士志集团选定的突破口是建立自己的造船厂和修船厂。
实际上,吴其顺为兴建造(修)船厂运筹了10年之久,集团最终选在与新加坡遥遥相望的吉里汶岛(Karimun Island)兴建造船厂,占地230公顷,2010年开始造拖船和驳船,2016年拥有并启用浮动船坞和上下船平台,船厂员工约3000名,是岛上最大雇主,也是上千户家庭的衣食父母。
2017年,士志集团吉里汶船厂迎来了里程碑式的大事件。当年1月31日,吉里汶船厂隆重举行排水量17500吨油轮下水礼。这艘油轮属印尼国营石油公司(Pertamina)向士志集团订造的首艘油轮,其他两艘万吨级油轮还在建造中。在这次重大活动上,吴其顺表示,“我们向来采取脚踏实地的谨慎策略,不打没把握的仗,行情差有行情差的做法,集团有了订单和银行的保证后才会动工造船、修船,希望生意能万无一失。”
从士志集团吉里汶船厂的业务结构来看,因为轮船每两年半要一小修、每五年要一大修,而士志集团自己就拥有40艘大小轮船,每隔一段时间就得轮流进厂修船,因此吉里汶船厂是以修理集团的船只为主,修船业务的饱和度较高且平稳。浮动船坞能修理1.5万至5万吨的船只,上下船平台能修理3000吨至1.5万吨的小船,且几个万吨级造船工程可以同时进行。
吴其顺说,下一个长期计划是进军钻油平台,如果找到合适的伙伴,集团的下一步是计划从钻油台的维修做起,一步一脚印往前走,这样可进可守。此外,他也十分关注石油和液化天然气行业。
敢于逆周期而动的吴其顺,除了对行业和士志集团本身的精准理解和把握外,还有一层底气来自印尼本身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印尼有“千岛之国”的美誉,1.7万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创造了巨大的国内岛际海上运输市场。与这个巨大市场形成对照的是,印尼整体的海运运力不足,船只老化。因此,士志集团在参与国内的航运业务以外,其提供的造(修)船业务不愁没有市场。其次,印尼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国内的航运企业参与全球贸易创造了便利条件,特别是自2014年以来,印尼的国家发展重心逐步转向海洋,提出了“全球海洋支点”愿景,未来计划将耗资699万亿印尼卢比(约合574亿美元),主要建设24个商业港口,1481个非商业港口以及采购相关船只。再次,多年来,印尼采取保护本国企业的政策,规定国内的航运只能由印尼旗帜的船只运载;国内的船只必须先到本国船厂修理,若有需要才能到国外修理,目的是要让本土的造(修)船业有更大的发展机会。
因此,可以说,吴其顺领导士志集团拓展造船和修船业务,并把船运、造船、修船三大业务“三合一”,顺应了国际形势和国内宏观环境,结合自身的稳健和缜密发展策略,实现了事业的做大做强。
吴其顺参与慈济活动,身体力行,为村民搬运物资
目前,士志集团是印尼最大的集船运、维修、造船为一体的船业集团公司,旗下有8家子公司,航运上拥有近40艘船,总运力约150万吨。以总吨数而言,士志集团高居印尼同业之首。其业务包括运输原油、化学品、天然气、棕榈油等,运输航线除了国内,还有亚洲、中东地区各国。服务客户包括印尼国营石油公司、天然气公司以及印度、加拿大、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家的大型油气公司。
从超级油轮的拥有数量来看,目前,全世界最大的超级油轮是33万吨,印尼全国只有3艘30万吨的油轮,其中士志集团就拥有两艘,各为30.8万及33万吨,每艘霸级大油轮高58米、宽62米、长326米,可运载上百万桶原油。一般来说,30万吨的超级新油轮,造价介于1.4亿至1.6亿美元之间,而士志集团在二手市场买进的超级油轮,每艘价格是8000万美元左右,买价几乎便宜了一半。
多年来,吴其顺一直享有“印尼船王”的美誉。对于外界的赞誉,吴其顺引之以自勉,他说,“我不敢说是什么船王。台湾慈济基金会创办人证严上人就教导大家,‘如果人家称赞你,你不要太谦虚;如果人家祝福你,你要说感恩,托您的福;如果你现在不能达到别人称赞的那样,你可以把它当成一种鼓励,朝这个方向努力’,而我现在正在不断努力。”
“船王”发起的“慈航一号”
在吴其顺持续突破、一步步成为“印尼船王”的过程中,他始终未忘自己早年经历的苦难,还希望自己能为弱势人群做点事情。这便是他长期奉行的“扶贫济困、造富社会”的责任担当。他参与了亚齐省比迪地震灾区援助以及援助兴建“吴文化馆”等,公益慈善事业遍布救急救难人群和普通人群,更包括华人族裔和中华文化传承等人群和领域。
当前,吴其顺心心念念的一大宏愿是以自己的先进设备和业务专长建造一艘医疗船——“慈航一号”,然后捐献给慈济印尼分会。“慈航一号”的造价初步估计须耗资上千万美元。
他之所以对慈济事业充满热情,是因为一段奇缘。多年来,他和安达集团总裁郭再源以及其他两个朋友是风雨无阻一起打高尔夫球的老球友。后来,郭再源一有空就去了慈济活动,球场上就少了一个球友。吴其顺对老友的“突变”深感好奇,于是就跟着郭再源到中国台湾花莲慈济总部去看看,此后两人连续两个月的周末都会结伴到花莲静思修心。
吴其顺参与慈济活动
吴其顺说,“第一次在花莲见到证严上人时,我突然放声大哭起来,其他20多个团员看到我大哭,也纷纷跟着哭。我不知道当时为何会哭,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任何一位师父能让我有这样的感动。”
2002年,吴其顺跟随郭再源加入慈济。他积极参与慈济的各项活动,还带动太太谢莉珍一起参与,10多年来夫人风雨不改到慈济“上班”。夫人还和郭再源的太太林丽萍担任香积组长,下厨准备1500人的食物。吴其顺经常打趣说,“现在,师姐(太太)煮的东西是给别人吃的,我还要托大家的福才能享用她的斋菜美食!”
目前,慈济人所推动的包括慈善、医疗、教育、人文四项,统称为“四大志业”;另投入骨髓捐赠、环境保护、小区志工、海外赈灾,此八项同时推动,称之为“一步八法印”。
吴其顺的“慈航一号”计划与慈济精神完全一致。他介绍说,雅加达的慈济医院已动工兴建,落成后将让许许多多市民受惠。不过,印尼毕竟是千岛之国,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岛民数以千万计,长久以来他们连起码的医疗福利都没有,是社会上最不幸的群体,也是最需要照顾的群体,而“慈航一号”正好可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船只将会定期穿梭于印尼各小岛,为那些无法离岛就医的弱势民众,免费提供现代医疗,所以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公益慈善项目。
对于“慈航一号”项目的挑战,吴其顺认为,“慈航一号”的长期挑战之一是如何建立一支有爱心、有使命感的船上医疗人员,这方面还需大家集思广益、一起努力。不过勇于跨出第一步,起到带头作用还是极其重要的,这样才能使理想逐步实现,而不会流于纸上谈兵。
在他的宏大愿景和稳中求进的务实精神指引下,“慈航一号”必将航行于世界岛屿最多的印尼海上,令无数缺乏医疗救助的人们拥抱健康。
华商领袖编委会 邮箱:info@hs-lingxiu.com 京ICP备18032406号
Copyright © 2018 华商领袖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中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