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栽是菲律宾商界的一个传奇人物。他的经商风格独树一帜,风平浪静时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面对不可预知的风险反而逆流而上、激流勇进,在众人避之不及时,他却出手占得先机,并凭借非凡的商业智慧和经营手段化险为夷,缔造了业务种类繁多的庞大商业帝国。2017年,他的身家净值达42亿美元,位列《福布斯》2017年度菲律宾富豪榜第四位。
商界传奇 文化使者
——菲律宾航空公司董事长陈永栽
20岁开始白手起家的陈永栽秉持“赚钱无禁区”的经商哲学,做一行精一行,最终均获得了巨大成功,被誉为“烟草大王”“啤酒大王”“银行大王”“航空大王”……他不仅是菲律宾最有影响的华人企业家之一,也是公益事业的推动者,深谙中华历史与文化的他还是一位文化使者,为中华文化在菲律宾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眼光独到 拓展商业版图
陈永栽的祖籍是福建省晋江市青阳镇。1938年,闽南沿海战火纷飞,民不聊生,4岁的陈永栽不得不随家人离开故乡,远渡重洋到菲律宾宿务谋生。不料在他9岁时,父亲得了重病,全家不得不返回家乡。两年后,因家乡遭遇灾荒,他跟着叔父再次来到菲律宾宿务。
为了生计,他进入庄万益烟厂当学徒,但他不甘心过这种生活,年少时便立志未来一定要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为此,他白天干活赚钱,晚上挑灯夜读,自学中学课程。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菲律宾远东大学化学工程系,并靠半工半读完成了学业。毕业后,他仍在烟厂工作,被提升为化学师。由于他具备了丰富的化工知识和多年的工作经验,不久就被提升为业务经理。
虽然得到老板赏识,但陈永栽仍决定自己创业。1954年,20岁的他离开了烟厂,和朋友合开了一家玉米淀粉加工厂,却以失败告终。他从这次失败中领悟到一个宝贵经验:任何事情都有好坏两面,关键是要将不利条件转变为有利条件。
汲取教训后,他又重新出发,用借来的资金购买了一些二手机器和破旧卡车,开办了一家化学制品生产和贸易公司,这家公司成为他日后事业的基石。
陈永栽选择一门生意的标准,是必须具有庞大且持久的需求。1960年,他发现当时菲律宾香烟厂需要的甘油都从国外进口,而生产甘油的原料椰子油与肥皂厂的废料“烧碱”却随处可得,菲律宾缺的只是炼油炉。他嗅到这个商机后,历尽千辛万苦从美国买回旧炼油炉,开办了一家甘油厂,从此控制了菲律宾的甘油市场。
创办福川烟厂同样是看到了其中的机会。1965年,菲律宾的烟草市场早已被垄断,要想打开这个市场谈何容易?很多人都不看好,但陈永栽却信心满满。经过调研他发现,高档烟因价格高,很多人消费不起;低档烟价格低但质量差,也被消费者所诟病;而需求量庞大的中档烟市场却没有真正做好。他以此为突破口,主打薄荷味的“清凉”牌香烟,用上乘的质量和同等的价格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并逐渐打开了菲律宾的香烟市场。
就在烟厂生意刚刚有所起色时,一场台风摧毁了厂房和大多数设备。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陈永栽并没有气馁,反而坚定了要彻底改变落后制烟技术的决心。工厂重建后,他第一个将世界先进的制烟生产流水线和现代化的卷烟机引进菲律宾,此后更是不断引进先进设备,使福川烟厂的设备和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在1979年举办的第13届世界巴黎香烟质量评比会上,福川烟厂生产的香烟一举夺得了三枚金牌和一枚银牌。从此,他的福川牌香烟全面打入国际市场。如今,福川烟厂已成为菲律宾最大的香烟制造公司,占据70%以上的香烟市场份额,在欧美、日本和中东的市场上也都占有一席之地,陈永栽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南亚“烟草大王”。
但他是个胸怀大志、目光远大的人,烟草事业的成功并未让他满足,此后,他又发挥其化学专业的特长,创办了椰油厂、肥皂厂、石棉厂、炼油厂等,继而涉及进出口、地产、建筑及电子工业、农牧业等行业。
20世纪70年代后期,陈永栽开始把目光投向金融业,接管了一家濒临倒闭的银行,兴办了菲律宾联盟银行,高薪聘请了一批谙熟金融业的职员助理经营。在他的执掌下,半年内银行资产即由8000万美元增至2.55亿美元,盈利260万美元。为了适应在美国投资业务的发展,他又创办了美国海洋银行。因其在金融领域的卓越成就,他被誉为“银行大王”。
1982年,他看到菲律宾的啤酒消费量增加,便投资14亿菲币,创办了菲律宾第二大现代化啤酒厂,当年就为菲律宾政府增加税收1.5亿菲币。
无论涉及哪个行业,陈永栽都会认真学习行业相关知识:办烟酒厂,他成了一名专业烟酒品尝师;建养猪场,他掌握了科学养猪的方法;开钢铁厂,他能准确判断钢材的成色;为办天然水饮料厂,他还曾仔细研究过菲律宾火山地区矿泉水资源的分布状况……
谈及企业发展策略,陈永栽透露,办企业是第一步,妥当后才可以迈第二步。他还强调:“办一家企业,最重要的是学习别人失败的经验。有了前车之鉴,就能避免自己将来也犯同样的错误。”
1993年,时任菲律宾总统拉莫斯与菲律宾六大华人实业家即菲华“六大班”合影。前排:左一吴天恩、右一施至诚、右二杨应琳;后排:左二陈永栽、左三郑少坚、右二吴奕辉
气魄非凡 危机中力挽狂澜
陈永栽胆识过人、气魄非凡,在挑战面前他秉持的基本态度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没有置于死地的决心,哪有死而后生的变数?”他坚信,别人能做到,他就一定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他也要争取做到。正是凭借着这种勇往直前的信念,他缔造了多个商业奇迹。
1995年,陈永栽以数亿美元收购了连年亏损的菲律宾国有航空公司,气魄之大,令人咋舌。当时这家公司由于管理混乱,年年赤字,被视为一个无底洞,随时会产生巨额亏损。许多人劝他放弃,但他说,“菲律宾航空公司作为亚洲第一家航空公司,是菲律宾的骄傲和象征,不能垮,我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国家,我要办好,为菲律宾争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许多人都觉得他胆子实在太大,还有人嘲笑甚至质疑他,凭什么认为自己比国家还强大。但陈永栽认为,只要有航空公司能赚钱,菲律宾航空就没有理由不盈利。他认为物极必反,人被逼到墙角就会反弹,发挥出惊人的力量。抱着这种决胜的信念,他向股东保证,如果6年不能扭亏为赢,他将一个人承担将近100亿比索的损失。
此后,他展现出了非凡的商业智慧和经营手段。为了帮助菲律宾航空尽快走出困境,他不惜注资40亿美元陆续更新了40架飞机,并对混乱的管理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裁减冗员,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另外,他还在原来航线的基础上新开辟了菲律宾往返于上海、北京、台湾地区以及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地的新航线,并与美国GE公司联手在福建厦门兴建了一个飞机引擎维修中心。在一系列举措的刺激下,菲律宾航空非但没有被清盘,反而开始复苏。
但随即而来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让刚有起色的菲律宾航空再次陷入危机,公司员工举行了大规模罢工,导致公司全面停航。“屋漏偏逢连夜雨”,陈永栽又不断受到债权人施加的压力,无奈之下,他被迫辞去公司董事长兼行政总裁职位。
但他的离开并未改变公司持续恶化的趋势,到了1999年上半年,菲律宾航空公司每天亏损高达2000万比索,负债高达22亿美元,面临清盘的命运。生死攸关之际,陈永栽再次重掌菲律宾航空公司的大权。彼时他已为公司损失近100亿比索,为了拯救它于水火之中,他甚至卖掉香港的房产,再向公司注资2亿美元,而这些资金也仅仅够维持10个月。他还拿出自己的6亿股票交换工会10年不罢工的承诺。
在陈永栽的大力支持下,菲律宾航空公司终于从2000年开始扭亏为盈,当年实现60亿比索的盈利。此后,菲律宾航空公司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陈永栽也因这一役在菲律宾名声大震,并获得一系列的国际褒奖和荣誉。
2000年,就在菲律宾航空公司刚刚起死回生之时,陈永栽又踏上了一次冒险之旅,收购了坏账累累的菲律宾国家银行76%的股份,并再次力挽狂澜。后来,菲律宾国家银行成为菲律宾第五大银行,2007年底总资产达58.4亿美元,纯利约3000万美元,创下10年新高。不良贷款比率由15.89%减至10.9%,资本充足率也改善为19.03%,成为菲律宾最赚钱的银行。
在短短几十年内,陈永栽在烟草、啤酒、银行、航空、地产、炼油、养殖、旅游、建筑等行业建立起自己的产业,总资产达数十亿美元。
许多人想知道陈永栽的成功秘诀,他说,“其实,我与大家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特别的,有的就是努力工作,面对风险,抓住机遇。”
目光长远 谋略全球布局
陈永栽不仅深谋远虑,而且眼界开阔,这也让他成为菲律宾跨国经营的先驱。
从80年代起,他就将生意版图扩大至海外,首站选在作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香港,在港设立了自己的海外发展基地——福川贸易公司和新联财务公司。
1989年,面对“沙漠风暴”战争等不确定因素,陈永栽旗下的裕景兴业买下地皮开发了香港西九龙中心,后来被证明这是一个英明的决策。1994年,裕景兴业又开发了嘉文花园项目,建立了香港顶级住宅物业的新设计标准。在中英香港回归之际,许多工商界人士因对香港的前途缺乏信心而纷纷抽逃资金转移到欧美。恰逢裕景花园拍卖地皮,许多业界人士都不敢贸然投标,陈永栽却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毅然斥资5亿港元大胆中标。香港回归后,裕景花园的价值升高了百亿港元,令商界叹服。之后,他又相继在香港投资饭店、写字楼、商场、高级住宅、九龙城等项目。
陈永栽向来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即使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他也没有中断在中国的投资。1997年以后,他投资1亿美元,在厦门建设了超大玻璃幕墙、超大功率空调、超高速电梯等多项指标居中国第一的厦门商业银行中心;后来又斥资1.5亿元人民币全资购并了厦门酿酒厂;此前他还在上海、北京、江苏、河南、江西、山东等地兴办了10家合资啤酒生产企业,总投资达1.28亿美元;此后,裕景兴业集团也进军中国内地,在深圳、厦门、北京、上海、大连等地购置了多块土地,总面积48.6万平方米;2005年11月,他又成立新的裕景地产集团,重新布局中国内地的房地产业务。至此,他在中国的投资已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陈永栽在香港和内地的许多项目,都是在房地产市场处于低迷期拿到了土地,因此得以获得更高收益。他说,“企业家要有长远的眼光,眼下可能是赔钱的项目,但从长远看,则可能是赚大钱的项目,特别是在危险紧急之时,最具有机会可扭转大局。”
除了中国之外,陈永栽还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兴办养猪场、烟草种植场和钢铁厂等实业;在关岛建立大型购物商场,并购买占全岛1%的土地,创办面包厂、游乐场等;在加拿大、新加坡等地积极投资;在新几内亚创办种植场、畜牧场、炼铁厂和轧钢厂等多种企业。
在海外经营企业时,陈永栽除了改良运用自己在菲律宾形成的经营哲学,还特别强调对本土人才的重用、信任、授权与激励。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投资,他都会努力融入当地,坚持聘用能独当一面的当地能人来经营和发展公司。
汲取中华文化精髓 开启非凡商业和智慧人生
陈永栽之所以能屡次扭转乾坤,令企业起死回生,除了他自身拥有的经营智慧和坚强的毅力外,还得益于他从中华文化中汲取精华并加以纯熟运用。他甚至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既是他的立身之本,也是他纵横商海的智慧源泉。
陈永栽自幼养成了学习中国诗词典籍的习惯,在他入学前,父母就要他每天背诵《三字经》《千家诗》《唐诗300首》《古文观止》《幼学琼林》等古代诗文。
在烟厂打工时,每天工作虽然十分辛苦,但收工后他仍坚持阅读《三国演义》,小说中许多忠义兼备、豪气盖世的人物形象和运筹帷幄的智慧胆略,都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创业后,无论工作如何繁忙,他都不忘读书。从先秦到汉唐元明清乃至近代历史,他全都涉猎。读书可以明理,读史可以鉴今。他从这些历史书中吸取了大量功败垂成的经验教训,这些都成为了他日后行事的参照。
1969年,要干一番大事业的陈永栽开始学习《孙子兵法》。为了向老师请教书中的疑难字句,在课间休息的间隙,他站在母校菲律宾中正学院陈唯深老师授课的教室门口等待老师为他解答。次数一多,老师被他求学的精神所感动,破例在课余时间单独为他上课。整个学习过程历时半年,共上课50余次,陈永栽终于全部通晓了这位世界军事学鼻祖的战略。
从80年代开始,他数次邀请著名的教授、学者,为他讲解经济学和《易经》《老子》《战国策》等,并要求集团高管与他一起听讲和探讨。他还和自己的私人教师,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退休教授黄炳辉,合写了《老子章句解读》《文史经典解读》《椰风窗前共琢磨》等多部文史专著,把他对《老子》的理解融入到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老子的辩证思想的影响下,“人弃我取”成了他的经商理念。如今,已年逾八旬的陈永栽仍在聘请中国学者为其讲解中国历史。“中华文化是孕育了五千多年的文明结晶,是世界文化宝库珍贵的财富,源自中国,却属于全世界。”他说。
除了将中华文化的精髓应用于商业中,他在日常与别人谈话、演讲、接受采访时,也常常引经据典,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陈永栽不但自己醉心于中华文化,他还要求子女也要具备中华文化的素养。他让家中的孩子都到华文学校接受启蒙教育,而且在家中必须讲华语。他还要求孩子们从小就背诵中华经典,并为他们制订了学习规划:第一年在校园里念书,第二年随教师周游中国,学习各地的历史文化知识,有的还被送到北京大学等高校进修中国文学与历史。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期望子女都热爱中华文化。
倾情华文教育 致力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陈永栽在学习中华文化之余,还为振兴菲律宾的华文教育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认为:“华文教育是菲华社会的一个缩影。华文教育兴旺,则菲华社会繁荣;华文教育受挫,则菲华社会低落。菲华社会的生命力寄托于华裔青少年下一代的成长。”
从80年代开始他就支持华文教育,在菲律宾的华校中,几乎每所都有陈永栽捐建的教学楼。1990年,陈永栽在负债200多万美元的菲律宾著名高等学府——东方大学设立了“东方大学奖学金”。如今,东方大学成了菲律宾学生人数最多的大学之一。他还支持建立华文教育研究中心,并开办以其父亲名字命名的菲律宾最大的华文图书馆——陈延奎纪念图书馆,为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近二十年来,菲律宾的华文教育日渐式微,这主要因为师资的极度缺乏,华文师资培养迫在眉睫。陈永栽很早就意识到这一问题,为此,他设立了“福川烟厂教育基金会”,资助菲律宾华裔青年到中国留学。为了扩大“长期师资培训”工程,他又另设立一项“华教工读奖学金”,资助华校中文程度优良的中学毕业生,在菲律宾境内任何一间大学进修。
此外,他还和其他的侨领一起资助由菲律宾华教中心发起的培养本土中文教师的造血计划——选派优秀的华校毕业生赴中国进行系统的中文知识学习,然后返回菲律宾华校任教。1986年秋季,首批18名青年被选送到泉州华侨大学留学,学习汉语语言文学专业。他们学成回国后,均成为菲国华文教育的骨干力量。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菲律宾缺少中文语言环境和缺少实践。为了提高菲律宾华裔青少年的华文水平,让他们了解中华历史及优秀传统文化,自2001年以来,陈永栽每年拿出大量资金,资助菲律宾华裔青少年在3月至5月期间(菲律宾中小学暑假)到祖国各地学习汉语、书法、国画、舞蹈、武术、中文歌曲等,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与形式多样的寻根活动于一体,让营员体验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夏令营旨在帮助海外华侨华人的子孙后代寻找民族之“根”。这个夏令营深受菲律宾华裔青少年的喜爱,在菲华社会乃至海内外华文教育界影响广泛,在两国间被传为美谈。至今已有超过1.3万名学生受到资助。其中,2016年和2017年夏令营师生人数均超过千人,学习时间为8周,这两项指标让这个夏令营夺得了两项世界第一。
创办寻“根”夏令营17年来,陈永栽投入的资金达两亿多元人民币。除了投入巨额资金外,陈永栽还亲力亲为,密切关注夏令营的每个环节,经常亲自打电话或者派人询问进展情况。他对这个夏令营如数家珍,对相关的数据更是了然于心。
为了让这些菲律宾华裔青少年在中国有更好的学习环境,2014年8月,陈永栽向泉州师范学院捐资人民币2700万元,用于建设“陈延奎大楼”,为菲律宾华裔学生学中文夏令营和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提供教学及住宿场所。在他看来,华裔学生多学习中文,多了解中华文化,未来在职场或商场上也会拥有更多机遇。他希望在华夏令营生活体验能提高菲律宾华裔学生的中文水平,加深他们对故土精神内涵的理解。“孩子学中文,心中才有祖国。”陈永栽说。
他还特别注重教育改革,他曾呼吁全菲律宾华校在华语教学中应本着“吐故纳新”精神,一致采用“汉语拼音方案”和“简化字”进行教学,使之与祖国文化教育接轨。同时,他还明确提出“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共同配合,督促认真学习华语,让华语在异国他乡的华人中发扬光大。
陈永栽所有的努力,都指向一个目标:希望华裔青少年热爱中华文化,领悟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成为促进中菲友谊的使者。
为了表彰他对传承中华文化所做出的贡献,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专门向他颁授了“倾心华教,泽被侨胞”的牌匾。在2011年第二届世界华文教育大会上,陈永栽获得了国侨办与中国海外交流协会授予的“热心华文教育杰出人士”荣誉称号。在2016年12月举办的第五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陈永栽因为倾心投入“留根工程”,作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代表性人物,与来自世界五大洲获奖的10位个人和1个集体一起获奖。
乐善好施 反哺桑梓泽被乡里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陈永栽虽富甲一方,却俭朴有加,烟酒不沾,但对慈善和各项公益事业却乐善好施。除了振兴华文教育,陈永栽在推进其它慈善事业方面也不遗余力。
1984年,他成立了“亚啤医学奖学金”,致力于提高菲律宾医疗水平;1986年,他以父亲之名成立了“陈延奎基金会”,亲自担任董事长;此后,他通过基金会,在菲律宾与中国广泛捐建学校校舍,为大批失学儿童提供了读书的机会,同时还与各界合作展开一系列慈善项目。到2000年,陈永栽捐助于慈善的金额就已达数亿美元;他也是“非营利性基础教育改革基金会(FUSE)”的创始人,这个基金会通过提高英语、科学和数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来提升全国教育质量。
在家乡福建省晋江市,也遍布陈永栽的慈善足迹:1979年,他目睹家乡医疗设施简陋后,便以其父母的名义捐资72万元,兴建了晋江医院门诊大楼,命名为“爱国楼”。2004年,他再捐了200万元将大楼装饰一新;1991年,他捐资268万元兴建了当时晋江唯一的图书馆;1993年,他以其父亲陈延奎、母亲蔡琼霞伉俪的名义捐资400万元兴建了晋江第二实验小学的教学楼、礼堂及学校基础设施;1995年,他又捐资150万元兴建二小教师宿舍;他还资助福建省选派留学生出国进修,受到家乡人民的高度赞扬。
此外,他还为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水立方”的建设、2008年汶川地震及2010年玉树地震等出资出力。
陈永栽热衷参与社会事务,并担任过很多社会公职。他曾担任菲华商联总会副理事长18年,1999年3月,他当选为第23届菲华商联总会理事长,并至今担任永远名誉理事长。该会是菲律宾最大的华商组织,拥有分布全菲的167个商会会员。供职期间,他曾主导解决了困扰菲华社会的大难题——土生华人入籍难的问题。在他服务菲华商联总会的20年期间,这一组织扮演了推动中菲友谊重要“使者”的角色,为推动中菲两国的友好关系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努力。2017年,德高望重的他又出任新成立的“菲律宾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指导员一职。
多年来,陈永栽为中菲经济文化发展和两国之间友好睦邻关系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也因此成为最受中国重视和尊重的海外华商领袖,几乎应邀出席了中国最近二三十年的每一次重大节庆盛典。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仪式上,他和其他4位德高望重、声誉卓著的侨胞代表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观礼并出席招待会。
历经半个世纪的商海沉浮,陈永栽早已功成名就,但他依然勤奋努力。他常常强调勤奋是一切事业的基础,也是成功的重要条件。他常常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往往工作越多,他的精力越旺盛,困难越大,他的斗志越强。即使随着年龄逐渐增大,他也始终保持这样的工作习惯。他可以从美国坐夜班飞机返回菲律宾马尼拉,清晨抵达后又马不停蹄地转乘国内班机飞往外省市开会或视察。他还可以同时主持多个不同类型的会议,且能游刃有余地研究各种问题,并做出相应的指示。不管工作压力有多大,他仍能临危不乱、有条不紊地部署。或许正是他的刻苦勤奋,对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和钻研,让他始终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华商领袖编委会 邮箱:info@hs-lingxiu.com 京ICP备18032406号
Copyright © 2018 华商领袖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中心网